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们对智能建筑的需求已由智能大厦延伸到智能住宅
(小区),住宅(小区)的智能化要求提到日程上来,通过互联网在家办公、在家炒股、 VOD
视频点播、住宅自控等已得到实现。智能住宅(小区)综合布线系统是实现住宅(小区)智
能化的“高速公路”。智能住宅(小区)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住宅(小区)通信网用户接入
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宽带网社区网络发展需要,使宽带网络社区综合布线系统能适应住
宅(小区)信息化、公用网数字化、宽带化、高速化、个人化、全球化的发展,保障通信的
通畅、快捷、高效,有必要对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规定和统一管理作出 明确的要求。为此,
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宽带网络社区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项目的环境条件和近远期住宅
(小区)用户的需求,制定综合布线系统的规模(包括管槽、线缆的近远期规划), 在此基
础上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工程设计必须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安全,考虑施工和
维护的方便,便于系统的局部变更与功能升级,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住宅(小区)综合布线系统( HGCS)应是开放式结构,应能支持语音、数据、
住宅(小区)综合布线系统( HGCS)应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具有灵活性和扩展性,
只要通过改变接点连接就可使网络的星型、总线型、环型等各种网络之间进行转换。
系统设计时 , 全系统所选的线缆、连接硬件、跳线、连接线等必须与选定的类型相
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是指从楼群配线架( CD)到各建筑物配线架( BD)之间,包
括建筑群主干电缆、建筑群主干光缆及其在建筑群配线架和建筑物配线架上的机械终结和建
筑群配线架上的接插软线和跳线。一般情况下,建筑群主干线缆宜采用光缆。建筑群主干电
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是指从建筑物配线架( BD)到各楼层配线架( FD)之间,
包括建筑物主干电缆、建筑物主干光缆及其在建筑物配线架和楼层配线架上的机械终结和建
筑物配线架上的接插软线和跳线。建筑物主干电缆、建筑物主干光缆中间不应有转接点或接
水平布线子系统是指从楼层配线架( FD)到各信息插座( TO)之间,包括信息插座、水
水平电 缆、水平光缆一般直接连接到信息插座( TO)。如有必要,楼层配线架至信息插
座之间允许有一个转接点。接入和引出的电缆线对或光纤在转接点处应按 1: 1 连接以保持
对应关系。在转接点处所有电缆、光缆应作机械终结。转接点处只包括无源连接硬件,应用
工作区布线是把用户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 TO)。工作区布线一般是非永久性的。
管理是指线路的交连,直连控制。靠管理点来安排或重新安排(即改变路由),使
信息传送到所需的新工作区,以实现通信线路的管理。它是由楼群 /大楼主配线架、楼层配
主交接间及设备间应是电信公用网的入出口位置, CD 应设于此,当仅有一个大楼
时,楼群主交接间即为大楼主交接间, BD 应安放于此;设备间则用来安放交换机、计算机
光纤类:高于 100MHz 的应用( 100MHZ 以上的应用场合推荐使用)
1.) 100 米是由 10 米的设备连接线缆、工作区线 米配线Km是国际标准定义的范围,并不是介质的极限。
3.) 对于水平子系统中平衡电缆大于 100m的情况,相应标准有待于进一步确定。
需要,选用的线.)宽带网社区网络光缆部 分在距离 2020 米以下距离宜选用
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宜划分为一个工作区,工作区子系统应由水平
工作区可支持电信终端设备、数据终端、计算机、电视机及监视器等终端设备的设
1.) 在设备连接器处采用不同信息插座的连接器时,可以用专用电缆或适配器;
2.) 在水平子系统 中选用的电缆类别(介质)不同于设备所需的电缆类别(介质)时,
3.) 在连接使用不同信号的数模转换或数据速率转换等相应的装置时,宜采用适配
水平子系统应根据住宅(小区)楼层(用户)实际情况每户应铺设一个或一个以上
的信息插座( TO),信息插座位置一般宜安装在书房或者第二卧室;并要考虑终端设备将来
可能产生的移动修改、重新安排以及一次性建 设和分期建设的方案选定。信息插座的布设采
配线子系统宜采用八芯双绞线缆。配线子系统电缆长度必须在 90 米以内。配线子
系统在有高速率应用的场合,宜采用光缆。配线子系统根据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应在
二级交换间、交换间或设备间的配线设备上进行连 接,以构成数据、视频系统并进行管理。
信息出口应为标准的 RJ-45 型单个连接的 8 芯插座,并与线缆类别相对应。信息插
座应在内部做固定线连接,不得空线、空脚。要求屏蔽的场合插座须有屏蔽措施。一个给定
水平子系统采用暗管和爬架方式进行布线。根据住宅(小区)布线的实际情况,住
宅(小区)为多层楼或低层楼时,水平方向采用预埋暗管,垂直方向也采用预埋暗管的方式,
在水平和垂直管线交接处预留分线盒,不同楼层的用户共用一个子 设备间;住宅(小区)为
高层楼或小高层楼时,水平布线采用预埋暗管的方式,在弱电竖井里宜采用爬架的方式。
信息插座( TO)面板规格应采用国家标准面板。考虑到信息出口的美观和一致性,
预埋底盒规格应采用国家标准暗装 86 底盒,为避免强电的干扰,信息插座底盒与
根据住宅(小区)的具体情况, 当住宅(小区)属于多层楼或低层楼时,此子系统
楼内干线线缆应采用竖井和走线架方式敷设,敷设时应选择最短、最安全和最经济
根据各住宅(小区)楼宇(用户)信息数点综合确定楼内主干线 户主交换间中数据网主干光缆芯数一般不应少于四芯。
楼内干线线缆宜采用点对点端接,也可采用分支递减端接以及电缆直接连接方 法。
根据用户数的多少,干线子系统可设计为单干线子系统、双干线子系统或多干线子系统。
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进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
所。设备间子系统应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
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楼群(或大楼)主交接间( MC)宜选在楼群中最主要的一座大楼内,
且最好离电信公用网最近,若条件允许,最 好将主交接间与大楼设备间合二为一。
设备间面积、净高选取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等内容,综合考虑确定。当主 交接间
大楼主交接间配线架 CD/BD 宜采用机架式,以分侧上列、分区上列方式设计列架
1.) 对楼层上的线路较少进行修改、移位或重新组合时, 宜使用夹接线.) 在经常需要重组线路时宜使用插接线方式。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离交接间较近的地方。管理子系统应由输入 /输出设备等组成。
管理子系统中楼层配线管理应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交接场的结构取决于综合布线
系统规模和选用的硬件。在管理规模大、复杂、有二级交接间时,才设置双点管理双交接。
配线架的结构取决于住宅(小区)中弱电竖井或者 楼梯间空间的大小和信息点的数
量,当弱电竖井或者楼梯间空间小于 1 平方米时,应选用 110 配线架,以保证减小配线柜的
尺寸。当弱电竖井或者楼梯间空间大于 3 平方米时,同时对配线架美观要求比较高时选用
空间大小决定。住宅(小区)一般分为多层、小高层、高层,如表 7-1 所示 :
根据信息插座( TO)的分布和数量确定交接间及楼层配线架( FD)的位置和数量,
建筑群主干子系统由二个及以上建筑物的数据、视频系统组成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
建 筑群数据网主干线缆一般应选用多模或单模室外光缆,根据住宅(小区)综合布
线实际情况在高层和小高层住宅,建筑群子系统和垂直干线子系统一般为同一光缆,即由设
建筑群数据网主干线缆当使用光缆与电信公用网连接时,应采用单模光缆,芯数应
建筑群主干线缆宜采用地下管道方式进行敷设,设计时应预留备用管孔,以便为扩
充使用。管道所埋设的深度要求至少要离地面 18 英尺 (),或者应遵循有关市话线路
路由标志,缆线应作好保护。线缆引入大楼时,入口处应做好铁管保护。如果在同一沟内埋
实现光缆到单元,对高层住宅实现光缆到楼层,可以几层共用一对光纤,对于别墅实现光缆
综合布线系统的交接硬件采用光缆部件时,设备可作为光缆主交接场的设置地点。
光缆传输系统应使用标准单元光缆连接器,连接器可端接于光缆交接单元,陶瓷头
的连接应保证每个连接点的衰减不大于 。塑料头的连接器每个连接点的衰减不大于
综合布线系统宜采用光线直径 m 光纤包层直径 125μ m 的缓变增强型多模光
缆。光缆宜采用无金属线对光缆。根据工程需要,在雷害严重地段光缆中心加强芯应采用非
1.) PDH 数字系列比特率等级应符合国家标准 GB4110-83《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系
2.) 数字接口的比特率偏差、脉冲波形特性、码型、输入口与输出口规范等,应符合
国家标准 GB7611-87《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络数字接口参数》的规定。
光缆传输系统中标准光缆连接装置硬件交接设备,除应支持连接器外,还应直接支
各种光缆的接续应采用通用光缆盒,为束合光缆、带状光缆或跨接线光缆的结合处
提供可靠的连接和保护外壳。通用光缆盒提供的光缆入口应能同时容纳多根建筑物光缆
当带状光缆与带状光缆互连时,就必须使用陈列结合连接器 。如果一根带 状光缆
1.) 社区光缆线路应采用管道 建设方式,当没有管道或不能建筑管道时,可采用埋设
2.) 采用管道建筑方式的光缆线路,当管孔直径远大于光缆外径时,应在 原管孔中
采用多根子管道。子管道的总外径不应超过原管孔内径的 85%;子管道内径不宜小于光缆
跳线区应有 良好的明确的中文标记系统,如建筑物名称、建筑物位置、区号、楼
BD 入线 标明来的 CD 配线架号,缆号和芯 /对数(或外线引入的缆号)。
当使用光纤时应明确标明每芯的衰减系数。使用集线器时应标明来的 BD 配线架
信息插座上每个接插口位置上应用中文明确标明“语音”、“数据”、“控制”、“光
楼层信息点序列号:指在未确定房间号之前,为在设计中标定信息点的位置,以楼层为
单位给各个信息点分配一个唯一的序号。(对于开放式办公环境,所有预留的信息点都应编
设备间、交接间应有独立、可靠的交流 220V、 50Hz 电源配电线路,有条件时
可配置 220V、 50Hz UPS 电源供电设备。不要用临近的照明开关来控制这些电源插座,减少
以抑制外来的电磁干扰,建议采用钢管或金属线槽方式或采用屏蔽线缆或者光纤 。
通并接地,任意两点的接地电压不应超过 ,不能满足接地条件的场合宜采用光纤敷
气连接并接地。当使用屏蔽电缆时,从配线架到信息出口的整条通道都应有可靠的屏蔽措施。
4mm 的铜线连接至接地端,干线交接间必须把电缆的屏蔽层连至合格的楼层接地端,屏蔽
层在各 楼层的接地,都应采用直径 4mm 的铜线把干线电缆的屏蔽层焊接到合格的楼层接地
要求综合楼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1 欧姆。当楼内设备有更高要求或邻近有强
2. 电话用户存在振铃电流时,不能与计算机网络在同一根对绞电缆中一起运用。
《高 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的
效均布活荷载应大于 5000N/m2。凡是安装综合布线系统硬件的地方,墙壁和天
的信息插座都在距交接间 90m 范围之内,宜采用单通道干线系统,凡超出这一
层由弱电竖井时,水平方向采用预埋 PVC 管的方式,在弱电竖井里采用爬架的
方式。在多层没有弱 电竖井时水平方向采用预埋 PVC 管,垂直方向也采用预埋
PVC 管的方式,在水平和垂直线管交接的部分预留检修孔。 PVC 管管经选择原
最大不超过 50mm。管内穿放大对数电缆时,直线管路的管径利用率一般可为
50%~60%,弯管路的管径利用率一般可为 40%~50%。管内穿放 4 对对绞电缆时,
时,其路由长度应小于 15m,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 10 倍,且该段内不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
注:为支持使用有源 HUB 的 16Mbps 令牌环应用, C 类线缆 ACR 值至少比平常
建筑群主配线架( CD)至各建筑物内主干线缆配线架( BD)线 米, BD 至各楼层配线架( FD)线 米。 FD 至信息插座
使用 120 欧姆、 150 欧姆平衡电缆,或 50/125μ m的多模光纤。
从 FD 到 CD 中间至多只能有一个 BD 来转接, FD 至 CD 线缆的最大距离不
干线线缆可使用多模或单模光缆,使用大对数电缆时可使用 100 欧姆、 120
注: * 如果其它数值满足,最大直流回路电阻最高可达 30Ω /100m。
(1) 对于不含插接线 /跳线连接的交叉连接设备(如有内部交换的设备),衰
减、输入输出阻抗和转移阻抗不应超过同 类线缆( )的两个接插件加上 5 米Kaiyun 开云Kaiyun 开云Kaiyun 开云